热门搜索:
营养饮食 食物相克 食物热量

卫氏并殖吸虫病(卫氏并殖吸虫病 )

别名:
卫氏肺吸虫病
传染性:
有传染性
治愈率:
45%-65%
多发人群:
所有人群
发病部位:
全身
典型症状:
肚子疼 发烧 乏力 咳嗽
并发症:
支气管炎 肺气肿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
呼吸内科 消化内科 传染科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卫氏并殖吸虫病是怎么回事?

  一、发病原因

  卫氏并殖吸虫的虫体肥厚,背部隆起,腹部扁平,背面较隆凸;身体的长度可达7~12mm,宽4~8mm。成虫有口、腹吸吸盘,肺部是虫体的主要寄生部位、活体颜色为红褐色,死后灰白色。虫体表皮布满小棘刺;前端有个口吸盘,腹面中部偏前有一个腹吸盘,肠管呈螺旋状弯曲。一个分叶的卵巢,与子宫并列于腹吸盘之后。一对分支的睾丸,左右并列,位于体后部两肠支之间。卵黄腺发达,满布虫体两侧。虫卵100μm*55μm ;不规则椭圆形 ,似陶罐次品;金黄色;卵壳厚薄不均,卵盖大,常略倾斜;内含10多个卵黄细胞,1个卵细胞常位于正中央。人及其他哺乳动物是终宿主。该虫有二倍体及三倍体两种染色体类型。三倍体虫能在人体内成熟并产卵,二倍体则不适宜于人体寄生。

  卫氏肺吸虫的成虫主要寄生于肺,所形成的虫囊往往与支气管相通,产出的虫卵随痰咯出,在适宜条件下约经3周左右发育成熟并孵出毛蚴。首先被第一中间宿主川卷螺吞入体内,紧接着是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各阶段的发育繁殖,产生许多尾蚴。尾蚴从螺体逸出后,侵入第二中间宿主溪蟹、及蝲蛄的肌肉和内脏,形成囊蚴。人类及其他动物生食或半生食含有囊蚴的石蟹、蝲蛄或溪水即可受染。囊蚴入肠,蚴虫逸出,在体内游动,至肺与其他内脏及皮下、肌肉等处发育为成虫后,产卵并形成囊肿。

  流行

  并殖吸虫在我国分布于山东、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广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广西、云南、台湾、甘肃、陕西、山西、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23个省、区。 经过长期的防治,除东北的少数地区外,并殖吸虫病在多数地区已得到控制或消灭。但新的疫区不断报道。这些疫区的特点是病人不多,呈点状分布,一经查出,很容易得到控制。

  疫区有生吃或半生吃溪蟹、竻蛄习惯。在一些山区,吃溪蟹有生、腌、醉、烤、煮等方式。腌、醉并未能将蟹中囊蚴杀死,等于生吃,这类吃法最危险。烤、煮往往时间不够未能将囊蚴全部杀死,是为半生吃,同样有感染的机会。此外,食具污染了活囊蚴,中间宿主死亡,囊蚴脱落水中污染水源也有可能导致感染。近年来,报道了野猪、猪、兔、大鼠、鸡、棘腹蛙、鸟等多种动物可作为并殖吸虫的转续宿主,如生吃或半生吃这些转续宿主的肉,也可能被感染。

  二、发病机制

  卫氏并殖吸虫的致病,主要是童虫或成虫在人体组织与器官内移行、寄居造成的机械性损伤,及其代谢物等引起的免疫病理反应。病变以在器官或组织内形成互相沟通的多房性小囊肿为特点。

  第一步

卫氏并殖吸虫后尾蚴在宿主小肠内脱囊后,腹腔移行对腹膜的摩擦可引起腹膜的纤维素性炎症,穿过肠壁时可引起浆膜上的点状出血,进入患者体内此时出现如下症状:腹痛、腹泻。

  第二步

童虫经肝面穿过横膈而进入胸腔时,也可引起胸膜炎及粘连。虫体可进入肝脏,也可造成肝脏的损害。也有少数虫体在腹腔内继续发育成熟、产卵,在腹腔脏器表面及横膈腹面形成许多囊肿及虫卵结节。

  第三步

经过1~3周窜扰后,穿过膈经胸腔进入肺,最后在肺中形成虫囊。肺组织的破坏和出血是由童虫进入肺脏后引起的,其病变的症状是肺组织表面常呈窟穴或隧道状,窟内有血液,也常可见到虫体及虫卵,周围的炎症反应并不明显。在X线下可见到边缘模糊的浸润性阴影。以后病灶坏死区附近出现炎性渗出,主要为酸性粒细胞,还有多量中性粒细胞及小圆形细胞,并逐渐形成酸性粒细胞性脓肿,随后产生肉芽组织而形成薄膜状脓肿壁,内容物逐渐变成流动性赤褐色液体。X线下呈多房性囊性阴影是由于虫体的移动而数个脓肿连在一起,互相沟通,切面呈多房性囊肿状。以后脓肿内容物逐渐变为褐色黏稠半流动性液体,镜下可见大量夏科雷登结晶和虫卵。X线下见到结节状阴影是因为囊壁因大量肉芽组织增生而变厚,肉眼上呈结节状或球形虫囊,在人体囊内常仅有一条虫体。有时也可见3条或多于3条的虫在一虫囊者。囊壁周围常有虫卵肉芽肿现象发生。

  第四步

成虫在寄主体内可存活5~20年或更长时间。除肺脏外,也可侵入胸腔、腹腔、肝脏、纵隔、阴囊、眼窝、脑和脊髓等处。虫体死亡或转移后,脓肿的内容物逐渐被吸收,取而代之的是以肉芽组织,或者是形成的瘢痕或钙化灶,同样在X线下也为硬结性或钙化阴影。虫体也可从肺组织窜至纵隔,通过大血管根部向上移行,沿颈内动脉周围的软组织向上穿行而到达颅底部,经破裂孔或颈静脉孔进入颅腔及大脑。虫体在脑内穿行,形成互相沟通的囊肿,在脑内可找到成虫及虫卵。

卫氏并殖吸虫病相关医生

更多>

  • 张保华,主任医师
    张保华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北京市平谷区医院 呼吸内科

    擅长疾病:呼吸系统急危重症疾病的抢救及有创或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睡眠呼吸障碍、慢阻肺、肺心病、呼吸衰竭及咯血的救治。

  • 冯培民,主任医师
    冯培民 主任医师
    未开通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消化内科

    擅长疾病:反流性食管炎、功能性胃肠病、消化性溃疡、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慢性肝病、消化道出血、炎症性肠病、慢性胆囊炎、消化系统肿瘤等疾病的的中西医结合临床防治,对于痞满、胃痛、反酸,腹痛、胁痛、鼓胀、黄疸、虚劳、便秘、泄泻、痢疾、便血、呕血、口臭等

  • 刘凌云,主任医师
    刘凌云 主任医师
    未开通
    江门市中心医院 呼吸内科

    擅长疾病:呼吸内科常见病和危重病的诊治及呼吸机、呼吸内窥镜、肺功能的应用。

  • 张媛,主任医师
    张媛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呼吸内科

    擅长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尤其是慢性气道疾病、肺间质病、肺部感染性疾病、肺癌等,能熟练使用电子支气管镜进行诊治,应用无创呼吸机抢救呼吸衰竭患者。

卫氏并殖吸虫病相关医院

更多>

相关医院

专家推荐

  • 李秀莲

    李秀莲 新生儿疾病的诊断、治疗与护理。

    擅长:主任医师

    著名中医肿瘤学家及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学家,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医学博士、教授、博

  • 卢秀英

    卢秀英 危重病的救治。

    擅长:主任医师

    从事儿内、急救专业近四十年,具有丰富的危重症及疑难杂症抢救治疗经验。特别擅长各种休克、中毒、抽搐等

  • 席时华

    席时华 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眼底疾病及小儿弱视诊治

    擅长:主任医师

    从事眼科临床工作40余年,具有极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诊治疑难眼病的能力,尤其擅长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难治

  • 李晶

    李晶 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特别是对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青光眼、泪道疾病及眼外伤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主任医师

    李晶,女,1962年12月生,汉族,陕西人。1985年毕业于新疆医学院医疗系,学士学位。毕业后分配

  • 热西提

    热西提 内科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擅长:主任医师

    1965年毕业于新疆医学院临床医疗学,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曾获自治区优秀专家称号。全国

推荐问答

久坐久立久行为何伤身?

久坐、久立、久行均可能导致身体伤害。久坐时,人体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血液循环减慢,肌肉活动减少,易引发腰背疼痛、下肢静脉曲张等。久立时,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受阻,易导致下肢静脉曲张、关节疼痛等问题。久行则可能因过度使用关节和肌肉,引发关节磨损、肌肉疲劳等问题。因此,合理调整工作和休息方式,定期进行身体活动,有助于减少久坐、久立、久行对身体的不良影响。

吃毓婷会导致终身不孕吗?

毓婷作为一种紧急避孕药,其主要成分为左炔诺孕酮,用于无保护性行为后的紧急避孕。正确使用毓婷通常不会导致终身不孕。然而,任何药物都有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包括毓婷。长期使用或滥用紧急避孕药可能会对女性的内分泌系统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生育能力。因此,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毓婷,并遵循医嘱。如果担心药物对生育能力的影响,建议咨询专业医生并进行相关检查。

空腹测血压会高还是低?

空腹测量血压与餐后测量血压相比,可能会有所不同。空腹状态下,由于食物摄入减少,胃肠道对血液的需求量降低,同时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可能相对增强,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血压略有升高。然而,血压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个体差异、测量时间、测量环境等,因此空腹测量血压是否一定高于餐后测量血压,并不能一概而论。建议在相同的条件下,定期监测血压,以便更准确地评估血压水平。

心脏官能症有哪些症状表现?

心脏官能症,也称为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一种以心脏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功能性心脏疾病。患者常出现心悸、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情绪波动、压力增加或过度劳累有关。此外,患者可能伴有头晕、乏力、焦虑、失眠等非特异性症状。值得注意的是,心脏官能症患者通常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心脏功能检查结果多在正常范围内。

什么泡脚能改善睡眠?

泡脚是一种传统的养生保健方法,通过使用温水浸泡双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一天的疲劳。泡脚时,水温适宜,一般控制在40-45摄氏度,泡脚时间控制在15-30分钟。泡脚能够刺激足部的穴位,有助于放松肌肉,减轻压力,从而改善睡眠质量。此外,泡脚还可以帮助身体排毒,促进新陈代谢,对于改善睡眠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需注意,泡脚并非适用于所有人,如心脏病、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脑垂体位于人体哪一侧?

脑垂体,也称为垂体腺,位于人体颅内,具体位置在大脑底部的蝶骨鞍内,紧邻视神经交叉。它是内分泌系统的主要腺体之一,负责分泌多种激素,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等多种生理功能。脑垂体位于人体正中线上,不偏于任何一侧,其体积较小,形状类似豌豆,但功能极为重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