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每个孩子都是在哭声中出生的,新生儿脱离母体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哭。而哭声响亮,也被很多人认为是一种健康的象征。随着宝宝逐渐长大,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哭声,但是,不同的哭声性质是不同的,比如说有生理性啼哭,有饥饿性啼哭,也有突发尖叫啼哭。不同的哭声,特征和象征的意义都是不同的。
一、生理性啼哭
哭声特征:啼哭的声音响亮而不刺耳,富有节奏感;常常哭而无泪,吃奶、睡眠、玩耍都很好,每次哭得时间也很短。只要妈咪给以相应的措施,如轻轻地触摸几下,或对小宝贝笑笑,或是把两只小手放在腹部轻轻摇一摇,小宝贝很快就会停止啼哭。
哭声诠释:这种啼哭是婴儿出自于本能的特殊运动方式,也是身心发育的需要。从生理角度看,哭可使小宝贝胸腔的负压增大,肺泡扩张,使呼吸肌得到充分锻炼。这样,可加大肺部活动量,吸进更多新鲜氧气,排出更多代谢废气,使全身血液循环加快,消化系统功能增强,从而促进生长发育;从心理发育过程看,哭是小宝贝语言发育的最初模型,通过生理性啼哭可促进精神活动、神经系统发育及后天性条件反射逐步形成,使小宝贝的智力尽快发展起来,也是日后语言发育的一种启蒙。
二、饥饿性啼哭
哭声特征:哭声带有乞求的感觉,只要妈咪用手指触及面颊或嘴边,小宝贝便马上会扭转头,张开小嘴做出找东西吃的样子,并嘴唇做出吸吮状。如果妈咪没有给喂奶,小宝贝就会哭得比先前更加劲,一旦妈咪真的给喂奶,马上就会停止啼哭。
哭声诠释:小宝贝在告诉妈咪,他已经饿了,应该赶紧给喂奶,不然就会睡卧不安。这样,有利于形成规律性吃奶的习惯。
三、突发尖叫啼哭
哭声特征:小宝贝的哭声尖叫般的哭声,同时伴有一阵阵的青紫、脸上及四肢肌肉抖动,多在出生时有窒息史或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