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法的功效及治疗腹痛的方法是什么

作者:xuyan32810  时间:2015-11-22 21:31:01  来源: 大众养生网

中医与西医的治疗是对立的,中医的治疗较为传统,多使用中药治疗、针灸治疗等,要按照疾病的划分选择治疗的方式,对于针灸治疗很多人有害怕的心理,针灸时会担心皮肤、穴位受到刺激,其实只要到正规的机构进行针灸就可行的,对身体不会的伤害,反而能治疗多种疾病,那么中医针灸法的功效及治疗腹痛的方法是什么呢?

针灸疗法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疾病的关键,辨别疾病的性质,确定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那一类型,做出诊断。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使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针灸的功效:

1、疏通经络:疏通经络的作用就是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的作用。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针灸科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等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

2、调和阴阳: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就是可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疾病发生的的机理是复杂的,但从总体上可归纳为阴阳失衡。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是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

3、扶正祛邪:针灸扶正祛邪的作用就是可以扶助机体正气及驱除病邪。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针灸治病,就是在于能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

治疗腹痛的方法:

治疗方法:通调腑气,缓急止痛。以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经及任脉穴为主。

治疗穴位:足三里中脘天枢三阴交太冲

操作:太冲用泻法,其余主穴用平补平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寒证可用艾灸。腹痛发作时,足三里持续强刺激1~3分钟。

中医针灸法的功效及治疗腹痛的方法已经为大家做了详细的讲解,针灸是治疗疾病症状较明显的方式,腹痛时使用针灸,可有效的止痛,但是患者还需要找到腹痛的原因,按照其原因彻底的根治,可避免腹痛反复的出现。针灸治疗重点的疾病为骨科方面的疾病,如腰间盘突出类的疾病,针灸后效果极好。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

相关问答


养生食疗

穴位大全




一周热门


热点排行

  • 饮食
  • 偏方
  • 减肥
  • 美容

热门精选


微信扫一扫